文库 基础教育 高中资料 化学 高一年级下学期

5.2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单元同步 必修二(下册) 人教版 单元测试 人教版 化学 高一 DOCX   10页   下载0   2024-09-25   浏览2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900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5.2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第1页
5.2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第2页
5.2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第3页
剩余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 一 、 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 N 2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N 2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 雷雨天,空气中的 N 2 和 O 2 可反应生成 NO C. 氮的固定是将 N 2 转化成含氮化合物 D. 1 molN 2 可与 3molH 2 完全反应生成 2molNH 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N 2 、 NO 和 NO 2 B. NO 为红棕色气体, NO 2 为无色气体 C. 除去 NO 中的 NO 2 气体可以使混合气体通过蒸馏水 D. NO 、 NO 2 、 N 2 O 4 、 N 2 O 5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3 . 在 NO 2 与水的反应中( ) A. 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B. NO 2 只是氧化剂 C. NO 2 只是还原剂 D. NO 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 下列反应属于固氮反应的是 A. 8NH 3 +6NO 2 7N 2 +12H 2 O B. O 2 +2NO=2NO 2 C. NH 3 +HCl=NH 4 Cl D. N 2 +3H 2 2NH 3 5. 工业尾气中的 NO 、 NO 2 可用火碱溶液吸收,有关化学反应为: ① ; ②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 C. 若尾气可以被完全吸收,则尾气中 与 NO 的体积之比可能大于 1 : 1 D. 反应②中,生成 2 mol 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6 . 氮是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氮的循环为生物体提供氮元素。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 氨气和硫酸反应制取铵态氮肥 C. 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D. 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生成氮气 7 . 下列物质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B. CaO C. D. 8 . 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2 和 SO 2 均为酸性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 汽车尾气中产生 NO 的原因是汽车燃料油中含氮, NO 是其燃烧产物 C. 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 NO 和 NO 2 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 工业废气中的 SO 2 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9 . 尾号限行制度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而催生的一种交通制度。下列气体中,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并能形成 “ 酸雨 ” 的是 A. O 2 B. N 2 C. CO 2 D. NO 2 10 . 由 NO 、 H 2 、 CO 2 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Na 2 O 2 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充分反应,最终得到质量分数为 70% 的硝酸,且无任何气体剩余。
5.2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