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训练范围:
人教版八年级第11
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
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春•西城区期末)在下列四个实例中,人对(加“•”)物体做功的是( )
A.人推
车
,没推动
B.人站在匀速水平行驶的
汽车
上
C.人背着
书包
上楼
D.人看着草坪上向他滚来的
足球
2.(春•阿拉善左旗期末)在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
A.海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开的弓
3.(秋•泰州月考)小王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
A.200 J
B.300J
C.400J
D.500J
4.(•郴州)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
C.飞行的飞机
D.拉开的弹弓
5.(春•娄星区期末)如图所示,m
A
>m
B
>m
C
,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
A.三次做功一样多 B.对A做的功多
C.对B做的功多 D.对C做的功多
6.(春•泗水县期末)一列时速为200km/h的列车从荆门站驶出,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100km,在运行过程中机车的牵引功率为4800kW.则该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机车受到的阻力分别是( )
A.8.64×10
9
J 4.8×10
4
N
B.8.64×10
9
J 8.64×10
4
N
C.4.8×10
9
J 4.8×10
4
N
D.4.8×10
9
J 8.64×10
4
N
7.(春•忻州期末)弹弓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如果弹弓对质量为50g的弹丸的作用力为150N,弹丸被弹弓射出的最大水平飞行距离为30m,则弹弓对弹丸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做功,W=0J
B.做了功,W=4500J
C.做了功,W=225J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8.(秋•阳春市月考)某同学在同一栋楼从一楼上到三楼,第一次用2min,第二次用3min,则这位同学( )
A.第一次做功少,功率也小
B.第一次做功多,功率也大
C.两次做功相等,第一次功率大
D.两次做功相等,第一次功率小
9.(春•铁岭月考)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到近地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B.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C.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小
D.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大
10.(春•会宁县期末)甲、乙两台拖拉机的功率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则甲、乙两台拖拉机做功之比和牵引力之比分别为( )
A.1:1,3:1
B.1:1,1:3
C.3:1,1:1
D.1:3,1:1
11.(•德城区一模)济南市中小学田径比赛中,运动员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12.(春•浦东新区期中)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弹簧未发生形变时,小球静止在A点。用手把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至B点后松开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间来回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点时的弹性势能最大
B.在来回运动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当小球从B运动至A的过程,弹簧产生的弹力不变
D.当小球从B运动至C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13.(•惠山区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B.小球从B到C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因为最终到达了与A等高的C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
D.小球从A到C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14.(•连云港)如图所示,某同学进行爬竿训练,爬上竿顶后,再从竿顶顺竿滑到地面,每次所用时间各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爬竿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保持不变
C.向上爬竿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D.下滑时间短的那次速度大,重力做的功多
15.(春•新乡期末)前后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
1
>F
2
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
1
<F
2
C.0~8 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1
=W
2
D.0~8 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
1
>P
2
16.(秋•西湖区校级月考)如图,小球先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后以速度v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两次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
和h
2
,则h
1
和h
2
的关系是(不计空气阻力)( )
A.h
1
>h
2
B.h
1
<h
2
C.h
1
=h
2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1分,共
16
分)
17.(•四川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