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初中资料 物理 八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单元 声现象 单元过关测试卷(含解析)

单元同步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 单元测试 人教版 物理 DOCX   33页   下载0   2024-01-30   浏览2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单元 声现象 单元过关测试卷(含解析) 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单元 声现象 单元过关测试卷(含解析) 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单元 声现象 单元过关测试卷(含解析) 第3页
剩余3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 2 单元 声现象 单元过关测试卷 (时间: 6 0 分钟 分值: 1 00 分 ) 一、 单选题 (共 10小 题 ,每小 题 3分,共30分) 1. 关于 声现象 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会变大 2. 下列 声现象 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捕食昆虫 B. 倒车雷达发现障碍物 C. 超声波清洗眼镜 D. 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消失” 3. 下列对图中的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甲: 用手拨动尺子 乙: 两列声波的波形 丙: 摩托车的消声器 丁: 曾侯乙编钟 A.如图甲中听到的声音越大音调越高 B.如图乙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 C.如图丙中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钟的大小决定了其声音的响度 4. 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乙、丙的音调响度不相同 C.丙、丁的音色和频率都不相同 D.甲、丁的响度相同 5.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 经汽车 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 仪发出 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6. 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 两声音 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110 700 乙 70 1100 A.甲音调较高 B.声源在 发甲声音 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C.乙响度较大 D.甲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7. 小明在班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用“水瓶琴”演奏了乐曲。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的(  ) A.响度、音色 B.音调、音色 C.音调、响度 D.音调、响度、音色 8.在图所示的波形中,能反映是同种乐器演奏,但声音响度不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 丁 C.甲和 丙 D.丙和 丁 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②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 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④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⑤ “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⑥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⑦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回声的声速比原声的声速要小; ⑧ “低声细语”是 指声音 的音调低; ⑨ 轻轨轨道两旁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主要是防止噪声产生。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10. 温州市 域铁路 S2线正在建设中,北起乐清市虹桥镇,终点瑞安人民路站,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轻轨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人耳处 C.空气中 D.传播过程中 二、填空 题 (共 10小 题 ,每空1分,共 30分) 11.(3分)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桌面上左、右两边各放置一个音叉,敲响右边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接触的泡沫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左边音叉也在    。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    听到声音,    看到小球被弹起。(后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12.(4分) 弦乐器发出声音是因为弦的    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乐器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人们是通过    来辨别吉它发出的声音;如果半夜有人弹吉它,戴上耳罩就可以减弱噪音,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3.(3分) “十一”期间,小明与同学们一起旅游,来到一座大山前,对着悬崖大声喊了一声,2.8s后听到回声。小明喊话时站立的位置到悬崖的距离为    m,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的,研究声音时,引入水波,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4.(2分) 疫情期间,老师带口罩上课,讲课的声音变小了,指的是声音的    。由于同学们都带着口罩,又穿一样的校服,班主任只能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学生。 15.(2分) “大妈们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大妈们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大妈们 跳广场舞 时:调小音量属于 在    减弱噪声;梅梅同学觉得好吵,关上门窗,属于 在    减弱噪声。 16.(3分) 小漫自己 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 缠一些 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单元 声现象 单元过关测试卷(含解析)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