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初中资料 语文 八年级上学期

【巩固突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基础巩固卷(含解析)

单元同步 部编版(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 单元测试 语文 部编版 DOC   18页   下载0   2024-01-22   浏览48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巩固突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基础巩固卷(含解析) 第1页
【巩固突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基础巩固卷(含解析) 第2页
【巩固突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基础巩固卷(含解析) 第3页
剩余1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六单元 基础巩固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公孙衍(yan) 丈夫之冠(guan) B.亩之中(quan) 曾益其所不能(céng) c.冀州之南 (ji) 惩山北之塞 (sai) D.无穷遗 (kui) 按窖徐行(pei)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饥饿) B.富贵不能淫(使....惑乱。) C.箕番运于渤海之尾(用箕装土石) D.上自劳军 (慰问) 3.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浑欲不胜箸 B.提携玉龙为君死 C.折戟沉沙铁未销 D.学诗漫有惊人句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D.邻人京城氏之妻/有遗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东华大学靳向煜研究员表示,一般情况下,符合标准的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左右没有 问题。 B.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湿润,不仅是古老文化底蕴的象征,还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杰出代 表。 C.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失去母亲后,意外穿越,见到年轻的父母的 故事。 D.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1页共19页 A.孟子,名辑,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 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作者列子,名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 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7.古诗文默写。(8分) (1)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富贵不能淫,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干古奇偶"的句子是“ ”。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 8.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你和同学小兰收到了一张资料卡,小兰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请你帮助小兰,用一句 话提取卡片中的关键信息。要求:不超过30个字。 (资料卡)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文化、 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 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 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 发扬,要把它发扬光大。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才叫“承”。“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 扬光大,糟部分自然是要摒弃的。 (2)小兰对世界遗产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比较疑惑,请你根据下图,用简明的 语言为小兰进行讲解。 世界遗产分为以下几类 世界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应 文化遗产 自然 文化和自然 《保护世界文化 《保护非物质 (包括文化景观)遗产: 混合遗产 和自然遗产公约》 文化遗产公约》 第2页共19页 (3)活动中,现场有小记者采访了你一个问题,请你回答。 小记者:同学你好,有人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工作人员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对此 你怎么看呢?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8分)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 A.本诗是作者群官归隐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情、境、理浑然融合。 B.诗人虽身处人境却没有感到车马喧器,是因为他居住之地偏僻幽静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的人生意趣。 10.请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的妙处。(4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甲)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第3页共19页
【巩固突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基础巩固卷(含解析)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