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6%,实现了“五连降”,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5%,但这一比率仍高于主要发达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的水平。这既与我国产业结构、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有一定关系,也反映出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图a示意2008—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变化,图b示意2017年中国物流成本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大的产业结构现状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B. 第二产业比重较小
C. 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D. 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
2. 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的产业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服务业分布集中
B. 制造业分布集中
C. 农业生产分布集中
D. 建筑业分布集中
6.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2012—2017年连续5年下降,下列属于其原因的是( )
A. 劳动力成本下降
B. 运输费用下降
C. 社会物流总费用下降
D. 经济结构优化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城市郊区建设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图,完成5~6题。
4.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郊区 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
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 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
5.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
②
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③
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
④
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通达度
B. 技术水平
C. 地价水平
D. 环境优劣
7. 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
A. 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B. 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C. 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D. 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减小
“互联网+商业”即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对传统的第三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据此回答8~9题。
8. 若干年前,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同步训练(1)(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