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章
物态变化
提升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
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
A
.熔化
B
.液化
C
.凝固
D
.凝华
3
.下列图示现象或应用中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过程的是( )
A
.
用冰袋降温
B
.
花瓣上的露珠
C
.
美丽的雾凇
D
.
白雪和冰凌
4
.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5
.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
.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
.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
.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
6
.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7
.镓是一种金属,它的熔点较低,实验员从恒定温度为
20
℃的仓库中,拿起一块固体镓放在手心上,一会儿,发现手心里的镓熔化成银白色的液体,如图所示,则镓的熔点可能是( )
A
.
20
℃
B
.
30
℃
C
.
50
℃
D
.
60
℃
8
.鸳鸯火锅是特色饮食,煮火锅时观察到红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沸点低
B
.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减少了热量散失
C
.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
D
.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9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
.在第
8
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
.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
.该物质在
BC
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0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11
.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
.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
.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12
.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B
.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
C
.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D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
13
.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14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在使用时常常会蒙上一层水滴,这对医护人员是一大烦恼。下列关于水滴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滴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水滴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
.水滴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水滴的形成需要放热
15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
【基础提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B卷·提升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