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上)物理期末
模拟试卷(四)
(
全卷四部分,共
25
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以下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
左右
B. 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
C.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
D. 一位
八
年级男同学受到的重力约为
90KG
2、
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烘干湿手
B.
哈出白气
C.
霜打枝头
D.
湖面结冰
3、
2000多
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
声现象
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
B.
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C.
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
D.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
5、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6、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
t
=0时同时起跑,
t
4
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
t
1
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
1
~
t
2
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
t
3
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7、
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
不
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
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
(
)
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④把蜡烛移至
处,透镜保持不动,
右适当
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只有
①②
正确
B.只有
①③
正确
C.只有
②④
正确
D.只有
③④
正确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9、
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 “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0、
两个女低音高唱歌时,这里的“高”指______大,观众能闭着眼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______不同。
11、
2021年5月25日晚,520架无人机在长沙橘子洲上空变换队形,摆出“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的画像”等图样,用来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梦”的图样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现象。
12、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
丙的
______相同,甲和
丁的
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13、
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
幅照
片:
(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______;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
14、
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甲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乙图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______(选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
1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
如图所示为铁人三项跑步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选填
“
静止
“
或
“
运动“)的;若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
他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 km/h。
17、
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
光屏到凸透镜
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___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18、
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a、b、c
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______(选填“
a
”、“
b
”或“
c
”)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试题 期末模拟试卷04(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