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基础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
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它所受到的( )
A.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2.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 )
A.
热气球
B.
火箭
C.
飞艇 D.
孔明灯
3.如图所示,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水母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能在水中上浮与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水母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水母悬浮时,若体积变大时则会上浮
C.水母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小
4.小伟将两颗完全相同的心形果冻分别放入两杯(外形完全相同)不同的葡萄汁中,当果冻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颗果冻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B.甲杯中葡萄汁的密度较小
C.果冻在甲杯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D.乙杯底部受到葡萄汁的压强较大
5.如图,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的浮力小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
6.如图所示,小玻璃瓶中装有适量水,瓶口向下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的瓶盖,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压力的大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
B.用力捏大瓶,小瓶不可能实现悬浮
C.小瓶盖上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7.小亮同学找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块和一些盐水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盛有适量盐水的容器内,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一直漂浮在水面上,在此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块排开盐水的重力大于冰块的重力
B.盐水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C.冰块受到的浮力变小
D.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
8.如图甲,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
>F
B
>F
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
A
>
ρ
B
>
ρ
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
甲
>F
乙
>F
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甲
=p
乙
=p
丙
1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
和F
乙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
和p
乙
,则( )
A.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F
甲
=F
乙
p
甲
=p
乙
C.F
甲
=F
乙
p
甲
>p
乙
D.F
甲
>F
乙
p
甲
<p
乙
1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
ρ
甲
:
ρ
乙
=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所受的浮力之比F
甲
:F
乙
=4:5,设水的密度为
ρ
水
.则甲球的密度为( )
A.
ρ
水
B.
ρ
水
C.
ρ
水
D.
ρ
水
12.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液面的变化)(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
3
kg/m
3
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
1
、S
2
.质量为m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T,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水的密度为
ρ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球的密度为
ρ
0
B.木球的密度为
ρ
0
C.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
T
D.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
T
14.在“自制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按照教材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基础提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 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