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生物期未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昆虫发育与蝗虫相似的是()
A.蜜蜂B.蚊子C.蟋蟀D.蚕
2.“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
不吃不动的( )
A.卵 B.幼虫C.蛹 D.成虫
3.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A.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4.下列鸟的雏鸟类型中属于早成鸟的是()
A.家鸽 B.燕子 C.大雁 D.麻雀
5.“毛毛虫"是下列哪种昆虫的幼虫()
A.家蚕 B.蝴蝶 C.蝗虫 D.蜜蜂
6.“北风吹,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属于()
A·迁徒行为B.觅食行为C.生殖行为D.防御行为
7.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猴王称霸B.蜂群分工C.蚂蚁通讯D.乌贼喷墨
8.“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A.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9.夜间活动的天蛾,当它被敌害碰触或受惊时,便会露出后翅上的眼斑,可以
吓走食虫鸟,这是一种()
A·迁徙行为 B.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 D.生殖行为
10.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可进行光合作用B.无根、茎、叶的分化
第1页共32页
C.植物体都很小D.主要生活在水中
11.下列生物中有真正的细胞核的是()
A.乳酸菌B.醋酸菌C.大肠杆菌D.酵母菌
12.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A·遗传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生物数量多样性
13.“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
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措施是()
A·保护细胞的多样性B.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A·无机物一→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一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大分子一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一→原始生命阶段
15.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
化的趋势是()
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
A.023 B.234 C.024 D.034
16.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C.为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
17.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最先会用火和身穿兽皮衣的分别是(
)
第2页共32页
A·南方古猿和直立人B.直立人和智人
C.能人和直立人D.智人和直立人
18.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什么作用来固定太阳能()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渗透作用
19.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下层B.水圈的全部C.岩石圈的上层D.以上都是
20.下列昆虫中,有社群行为的是()
A·蜻蜓、蝴蝶B.蝗虫、蟋蟀C.蜜蜂、白蚁D.苍蝇、蚊子
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是由电能转而来的
B.动物运动时体温升高,是呼吸作用释放热能造成的
C.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
D.人的一个动作是由一块肌肉独立完成的
22.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越利于()
A.神经系统的发育B.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成功地繁殖后代D.逃避敌害的攻击
23.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A·原始海洋中B·原始陆地上C·原始土壤里D.原始大气中
24.要想使一株结酸味苹果的苹果树结出甜味苹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将酸味苹果作为砧木
B.将甜味苹果作为接穗
C.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必须想吻合
D.将酸味苹果作为接穗
25.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
消失,造成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3页共3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试题 期末测试卷(2)(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