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同步课时作业(13)土
1.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
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
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
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下面三道题。
400
生物量
74.0
3.5
+多样性
3.0
教
20
2.5
200
1.0
0.5
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次生灌丛草丛牛肝地
图1群落类型及多样性演替
1.8
有机质
714
81.5
12
含水率
108
8
土壤含水率
6
2
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次生灌丛草丛牛肝地
图2群落类型及多样性演苷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河西走廊
第1页共14页
(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变化
C.过度的农业活动
D.土壤肥力变化
(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
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肥力提高
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D.土壤厚度增大
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
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道题。
0~20cm土层20~40cm土层屈40-60cm土层
有机质含量
10
12
连作年限 (年)
8
pH
连作年限 (年)
12
第2页共14页
(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
(3)该大棚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3.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
土壤CO2 主要来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
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褚林)的
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三道题。
第3页共1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