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
★
启用前
2021–2022学年上学期
期末
测试卷01
七
年级
历史
试卷分数
: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
1.
考古研究表明,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约为
1060
毫升,现代人的脑容量约为
1400
毫升。北京人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脑容量的
76%
,考古学家之所以能够测算出北京人的脑容量,直接得益于
A.
三枚牙齿化石的发现
B.
数个头骨化石的发现
C.
十多万件石器的发现
D.
数处用火灰烬的发现
2.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是今河南东南部淮河上游,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据此可知
A.
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B.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C.
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D.
原始的畜牧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
3.
传说与真实的历史关系反映的历史信息,就是虚假与真实,是互相联系的,他们往往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传说往往是根据历史的真实世界衍化而出的。下列内容能够说明传说与历史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是
A.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说明最初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
B.
相传伏羲的母亲因为踩了大脚印而怀孕,生下伏羲,说明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C.
相传炎帝教民耕种,说明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
D.
相传黄帝已经会制作衣裳,说明6000年前的半坡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
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shì,盛大的样子;红色)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
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C.
实现君主对地方的控制
D.
确立了贵族禅让的特权
5.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②目的是巩固政权
③诸侯国受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④该制度建立之初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
近日,神秘的三星堆(古蜀国)遗址发布了最新考古挖掘成果,再次备受世人瞩目。三星堆出土的龙虎尊、四牛尊、三羊尊和四羊罍这几件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就和同时代(商)中原所出土的青铜礼器上饕餮纹具有共同特征。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
三星堆遗址是最丰富的考古遗址
B.
古蜀国与商朝存在一定的联系
C.
青铜器在当时是最重要的器皿
D.
商朝的统治范围远及西南地区
7.
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
诸侯争霸过程中的情况
B.
周天子管辖范围扩大
C.
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D.
国家间交往密切
8.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图,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形容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为“春秋无义战”
B.
我国开始逐步转变为封建主义社会
C.
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D.
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9.
从商鞅变法到赢政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表。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次数
58次
3次
4次
A.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鼓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10.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以“德”教化人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三人行,必有我师
11.
王斌斌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妈妈、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
兵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儒家、墨家
C.
法家、儒家、道家
D.
墨家、道家、儒家
12.
观察右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B.
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
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D.
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13.
秦朝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
300
万人。
“
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
”
。这会造成
A.
社会生产急剧下降
B.
中央集权体制动摇
C.
秦朝刑罚更加严酷
D.
农民赋税数量上涨
14.
《资治通鉴》中记载: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在当时
A.
有利于营造廉洁简朴的社会风气
B.
有利于打击诸侯豪强的嚣张气焰
C.
有利于加强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D.
有利于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5.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公元前
141年
公元前
136年
公元前
129年
公元前
127
学优好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 部编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