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初中资料 历史 七年级上学期

学优好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部编版(含解析)

部编版(统编版) 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上学期 历史 期末 DOCX   20页   下载1   2024-01-19   浏览6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学优好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部编版(含解析) 第1页
学优好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部编版(含解析) 第2页
学优好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部编版(含解析) 第3页
剩余1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保密 ★ 启用前 2021–2022学年上学期 期末 测试卷0 3 七 年级 历史 试卷分数 :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 1. 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2. 西昊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吴壁村南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挖据时获得大量二里头、二里岗时期冶铜遗存。上述材料说明 A. 山西是中国最早古人类的发源地 B. 山西历史悠久,古人类遗址居全国首位 C. 西吴壁遗址的发现说明尧、舜、禹等属于史实 D. 二里头、二里岗时期,我国已经会冶铜 3.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shì,盛大的样子;红色)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 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C. 实现君主对地方的控制 D. 确立了贵族禅让的特权 6. 台湾圆山文化距今有3500年至4000年,其彩绘陶、印纹陶、玉玦等遗存,明显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圆山文化大致存在于 A. A B. B C. C D. D 7. 2021年考古界最重大的事件当属三星堆遗址的重启挖掘。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属于巴蜀文明,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玉琮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如图),其中青铜尊、铜罍[léi]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等都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①三星堆遗址是从今年开始挖掘的 ②三星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可以在中原地区找到祖型 ③三星堆遗对于研究我国长江流域的文明有重要的价值 ④三星堆遗址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8. 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 “ 天人 ” 思想。根据材料推断,甲骨卜辞 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9.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牛耕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10. 下列选项,与下边形势图反映的时代相吻合的是 A.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后母戊鼎 C. 春秋争霸 D. “推恩令” 11. 据顾颉刚先生考证,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商颂》,《诗经》是春秋时代的作品,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战国时,《尚书·禹贡》设专门的篇幅详细记载,说禹的贡献不仅治水,还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这是因为 A. 大禹治水只是传说完全没有史学价值 B. 不同编者对历史人物的记载详略不同 C.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记载内容难免有误 D. 制造祖先同源的神话顺应统一的趋势 1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B.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 A.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抨击 B.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理想诉求 C. 分配不公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源 D. 要求统治者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 14. 在睡虎地秦简《田律》中记载:如果下了及时的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害虫等灾害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传送。材料反映出秦朝 A. 灾害频发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B. 政府鼓励农业发展 C. 最早确立皇帝
学优好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部编版(含解析)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