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
中国古代先民非常擅常利用道俗直观的语言描述地理事物。曾用青、红、黄、白、需五色来描述我国东南西北中五个发位的土壤。其中以《齐民要术》为代表,根据农民的生产实践,将土壤分为弱土、重土、紧土、线土、肥土、将土、燥土、湿土、生土、熟土、寒土、屹本,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开发的影响,各地土壤也悄然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较符合“白,弱土,寒土”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龙江
B.青海
C.内蒙古
D.甘肃
2.在我国南方常见的燥红壤满足“红,燥土”的描述、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貌
B.光热条件
C.水热条件
D.农业耕作
3.针对东北地区常见土壤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A.引淡淋盐
B.少耕深松
C.客土置换
D.平整土地
4.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问题。
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地形
B.人类活动
C.气候
D.生物
马尾松喜光、喜暖、耐旱、怕涝、耐贫瘠,是亚热带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福建三明格氏拷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大面积的马尼松,读“格氏拷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径向生长(宽度)与气候要素相关性统计资料”(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组合
降水量
相对湿度
气温
日照时数
冬春冷湿期
冬末
-0.191
-0.289
0.002
1.805
初春
-1.715
-1.975
0.094
2.045
夏季伏旱期
盛夏
0.041
0.293
-1.765
0.039
夏末
0.218
2.045
-1.695
0.135
5.下列关于各气候因子对该区马尾松径向生长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初春,当降水多时,土壤湿度大,促进马尾松生长
B.初春,若日照时数长,能缓解冷湿天气的抑制作用,促进马尾松生长
C.盛夏,水热条件好,马尾松树轮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好
D.夏末,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湿度下降,促进马尾松生长
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区马尾松径向宽度进行测量,测量顺序合理的是(
)
①对所采样本进行晾干、打磨、做标记
②舍弃破损严重的样本数据
③用测量仪进行轮宽测量
④选取竞争较小的健康树种作为样本
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7.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越丰富
B.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森林的分布面积越广
C.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越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
D.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训练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