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高中资料 化学 高一年级下学期

5.1 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单元同步 必修二(下册) 人教版 单元测试 人教版 化学 高一 DOCX   13页   下载0   2024-09-25   浏览2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990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5.1 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第1页
5.1 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第2页
5.1 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第3页
剩余1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1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硫与二氧化硫 ) 一 、 选择题 1 .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 反应的是 A. 盐酸 B. C. D.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价可知, S 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B. 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 CS 2 清洗 C. S + O 2 SO 2 , S 被氧化,作氧化剂 D. 硫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3 . 下列关于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B.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C. 能使紫色的 溶液褪色 D. 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4 .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 SO 2 气体的性质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会恢复为原来的红色 B.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S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 C. FeCl 3 溶液黄色变浅的原因是 SO 2 具有漂白性 D. 装碱石灰的玻璃仪器是 U 形干燥管 5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正交硫和单斜硫互为同素异形体 B. 铁粉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 Fe 3 O 4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可储存在铝、铁的容器中 D. 向饱和 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 2 ,溶液变浑浊,析出了 NaHCO 3 6 . 下列反应中体现二氧化硫还原性的是 A. SO 2 + 2H 2 O + Cl 2 =H 2 SO 4 + 2HCl B. SO 2 + 2H 2 S=2H 2 O + 3S↓ C. SO 2 + 2NaOH=Na 2 SO 3 + H 2 O D. SO 2 + Na 2 CO 3 =Na 2 SO 3 + CO 2 7 . 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B.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 硫在自然界中只能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态存在 D. 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 . 将 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对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溶液 现象 分析 A 含酚酞的 溶液 红色消失 是酸性氧化物 B 溴水 橙色消失 具有漂白性 C 溶液 变为浅绿色溶液 D 溶液 产生淡黄色浑浊 A. A B. B C. C D. D 9 . 下列化合物中,能用相应的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① CuS ② FeS ③ HCl ④ SO 2 ⑤ SO 3 ⑥ FeCl 2 ⑦ CuCl 2 A. 全部 B. ①②③④⑤⑦ C. ②④⑤⑦ D. ②③④⑦ 10 .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 SO 2 的浓度限值规定如下表所示。 标准等级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浓度限值 (mg·m -3 ) 0~0.15 0.15~0.50 0.50~0.70 研究人员测定受污染空气中 SO 2 含量的实验方法如下:用 NaOH 溶液吸收 2m 3 空气,用 0.1mo·L -1 硫酸调节 pH ,然后用 I 2 溶液将其氧化,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I 2 2.54m
5.1 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高一化学同步课时练+单元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