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01 诗词曲阅读
题型以简答为主,
选择题为辅,
主观题居多,重点考察常识记忆、重点语句理解、情景描述、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近几年有由考察知识能力向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转化的趋势。
在备考中,
要注意:①
赏析的诗词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托物言志、题赠送别、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等类型,以写景抒情类居多。
②
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
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形象分析题、诗句赏析题、画面描绘题、阅读评价题。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
(
含
重点溯源
和
模拟预测
)
重点溯源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
上片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片抒怀,写词人请战,情豪志壮。
B
.
上片中“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
上片结尾二句,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
D
.
下片结尾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2
.
“狂”贯穿全词,词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内心。请简要分析。
(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南园(其一)
[唐]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此诗是李贺组诗《南园》之一,大约写于元和十年春,李贺辞官离京,回到故乡昌谷,闲居南园之时。
3
.
请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
诗人由花朵的艳丽联想到江南女子的容颜,以人面喻花面,用语新奇。
B
.
“可怜”意为可惜,此句描写了日暮时分花落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
C
.
此诗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南园风光描绘得生动传神。
D
.
全诗意象丰富,色彩缤纷,视听结合,画面感强,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4
.
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会写出风格迥异的诗歌。请比较此诗与《雁门太守行》在内容与情感上的不同。
(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呢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
.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长于律诗,有“杜律”之称。《春望》为五言律诗,表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B
.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诗节形式自由,句子长短错落,不讲究押韵和对仗。
C
.
甲诗颈联写出了战争离乱中人们共有的一种心情,能够引起广泛的同情和共鸣。
D
.
两首诗都是基调沉郁、感情凝重,深沉中蕴含着炽烈昂扬,悲愤中预示着新生希望。
6
.
甲诗以“________”字领起前四句,由远及近,视域开阔;乙诗以“________”一词统领四句,由近及远,虚实相映,以声夺人。
7
.
情到深处,诗人泪目。杜甫和艾青之“泪”有什么相通之处?
(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
[清]龚自珍
不是逢人苦誉[注]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注】 苦誉:极力赞美。
8
.
依据一、二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龚自珍的这位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9
.
结合“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说说你在交友方面得到的启示。
(2022·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0
.
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运用借代手法描写月到中秋,飞镜重磨的景象。词人不仅感叹时光流逝,也表示对自己满头白发的无奈。
B
.
“苏辛”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本词中“把酒问姮娥”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C
.
词的下片“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神舟飞船在太空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豪迈之情;“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典故出自杜甫,委婉含蓄,别有深意。
D
.
辛弃疾是一个词人,更是一位英雄。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让作者一次
【重点专练】01 诗词曲阅读(全国通用)(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