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中考专题 语文

【真题演练】专题20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全国通用 2023-2024学年 部编版(统编版) 专项复习 中考复习 中考 复习 语文 部编版 DOCX   181页   下载0   2024-03-21   浏览51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真题演练】专题20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第1页
【真题演练】专题20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第2页
【真题演练】专题20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第3页
剩余178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专题20 议论文阅读 【考查重点】 议论文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三大常考文体之一,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其特点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他表达方式,有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 对于议论文的考查,常从以下角度进行命题:1.提炼论题论点;2.补充概括论据;3.辨析论证作用;4.分析论证过程;5.议论文的语言;6.表述个人看法。 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语言等问题知识,并能结合具体问题加以运用,这是做好议论文阅读题的前提和基础。 【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为主,分值10-15分。 (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其道理质朴可见:____________。今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们品质的砥石。 ②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劝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板桥咏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做事需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③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燃烧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青年们在攻坚克难;抗灾抢险,青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于百年浴血拼搏淬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成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地应对前进征程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④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人生的奋斗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妥协与逃避会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言放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面对无数的坎坷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磨炼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____________今天,在冬奥竞技、扶贫攻坚、志愿服务的一次次挑战中,一代新青年也成长起来,他们的青春熠熠生辉。 ⑤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浅尝辄止,轻言放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始终秉持“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理念,并自觉付诸实践。 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人类提出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面对风云变幻,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矢志不移,坚持奋斗,不负韶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考点:内容理解】 9.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考点:补写论据】 10.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甲】 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做诗人,他用激昂的诗句歌咏祖国,歌咏光明;做学者,他埋首典籍,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做斗士,他 “ 拍案而起 ” ,伟岸形象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乙】 雷锋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丙】 袁隆平青年时代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从不放弃,坚持奋斗塑造了他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 杂交水稻之父 ” 做了一辈子科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考点:论证方法】 11.说出第⑤段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略谈文章的结尾 ①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种经验:找到适当的结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地方。至于这所谓 “ 找 ” ,当然要在计划全篇的时候做,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临时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骑瞎马的危险。 ②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
【真题演练】专题20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