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基础教育 中考专题 语文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精讲精练专项汇编-专题15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含解析 考点讲解)

全国通用 2023-2024学年 部编版(统编版) 一轮复习 专项复习 中考 复习 语文 DOCX   69页   下载1   2024-03-15   浏览5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精讲精练专项汇编-专题15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含解析 考点讲解) 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精讲精练专项汇编-专题15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含解析 考点讲解) 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精讲精练专项汇编-专题15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含解析 考点讲解) 第3页
剩余6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专题15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解题策略: (一)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文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 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 方位词 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 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 ,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 则是说明事物 发展、演变 ,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典型考题: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 《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 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文的方法  1. 常见的说明方法 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 2.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 三个字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 , 具体真切 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 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分门别类 说明,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据) : 具体而准确 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 了被说明对象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 用 简明科学 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XX/科学事理XX加以揭示,从而 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 地揭示XX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把……比作…… , 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 ⑦列(画)图表 : 一目了然 , 直观形象 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具体的 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是: 下定义 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括说明。 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 “XX是……”和“……叫XX” 。 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 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资料 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的特征/事理。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考查字词的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指导: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还要加上“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第三种题型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使用(保留)和删去有什么不同,还要加上“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 题型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 答:(1)加点字词的原意。 (2)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事物“XX”的特征/事理。 (3)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例题: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 “往往”是常常、经常、总是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题型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 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精讲精练专项汇编-专题15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含解析 考点讲解)
下载提示

1、部份EXCEL表格预览的图片显示不整齐,是文件比较宽,系统生成预览图片时分割成A4打印大小所致,文档并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下载;

2、如果首次下次不成功,可再次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如果是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5、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 【点此反馈】,如果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6、如果下载使用过程中还遇到其它问题可以到【帮助中心】查看解决方法;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需要请与客服联系或【点此反馈

QQ
微信
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