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讲
统计与概率
(知识精讲+真题练+模拟练+自招练)
【
考纲要求
】
1.能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或者提供的资料,运用统计的思想收集、整理和处理一些数据,并从中发现
有价值的信息,在中考中多以图表阅读题的形式出现;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频数、频率等概念,
并能进行有效的解答或计算;
3.能够对扇形统计图、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等几种统计图表进行具体运
用,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统计图表进行取舍;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够准确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5.加强统计与概率的联系,这方面的题型以综合题为主,将逐渐成为新课标下中考的热点问题.
【
知识导图
】
【考点
梳理
】
考点一、
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1.一般步骤: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有下列六步: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2.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普查与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
(1)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2)一般地,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普查,这时我们往往会用抽样调查来体现估计总体的思想.
(3)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
3.数据的统计: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
要点诠释:
这三种统计图各具特点: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
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变化规律;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考点二.数据的分析
1.基本概念:
总体: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
频数: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称为频率;
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
第19讲 统计与概率(知识精讲+真题练+模拟练+自招练)-2024年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真题演练(通用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