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
4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在初中几何数学中,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是解决后续很多几何问题的基础,全等三角形也是几何问题中证明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的常用关系。所以,在数学中考中,考察的几率比较大,特别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又因为该考点与其他几何考点的融合性特别多,所以单独考察的题目却不会特别多。所以,考生在复习该考点时,不仅要熟悉掌握其本身的性质和应用,还要注重转化思想在题目中的应用,同步联想,其他几何图形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化成该考点的知识考察。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外角定理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考向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在应用时,求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直接用
“
推论
”
;
判定三边能否组成三角形,直接用
“
定理
”
,且只需要较小的两边之和大于最大的边长即可
最值典型应用:
“
将军饮马
”
“
三点共线
”
类最值:当两线段长固定,且首尾相连,可用三点共线来求其最大值与最小值
1.有三根小棒,它们长度分别如下,以下列各组小棒的长度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0
cm
,10
cm
,8
cm
B.5
cm
,6
cm
,14
cm
C.4
cm
,8
cm
,12
cm
D.3
cm
,9
cm
,5
cm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
x
,且
x
为整数,则
x
的最大值为
.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m
+1,
m
,5,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
a
﹣
1,3,则化简|
a
﹣
3|+|
a
﹣
5|的结果为
.
5.如图,在Rt
△
ABC
中,
∠
ACB
=90
°
,
AC
=8,
BC
=6,点
P
是平面内一个动点,且
AP
=3,
Q
为
BP
的中点,在
P
点运动过程中,设线段
CQ
的长度为
m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考向
二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外角定理
角的定义、性质及其他相关: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
三角形外角的推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是几何图形求解角度时常用的等量关系;即使是其他多边形,也常转化为三角形求角度
1.如图,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
∠
α
的度数是( )
A.55
°
B.65
°
C.75
°
D.85
°
2.在
△
ABC
中,
∠
A
=
∠
B
=
∠
C
,则
△
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3.已知
△
【考点讲练测】考点14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解析)-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