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5
投影与视图
【考查题型】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
投影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 (地面、墙壁等) 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
投影
。照射光线叫做
投影线
,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
投影面
。
平行投影的概念:
由
平行光线
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太阳光)
平行投影的特征:
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图1),在太阳光下,它们的影子一样长。
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图2),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一样长,且影长等于物体本身的长度。
【小技巧】
1)图1中,两个物体及它们各自的影子及光线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2)已知物体影子可以确定光线,过已知物体顶端及影子顶端作直线,过其他物体顶端作此线的平行线,便可求出同一时刻其他物体的影子。(
理由
:同一时刻光线是平行的光线下行成的)
3)
在
同一时刻
,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即:
,利用上面的关系式可以计算高大物体的高度,比如:旗杆/树/楼房的高度等。
4)在
不同时刻
,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就
北半球
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子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
中心投影的概念:
由
一点
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
中心投影
。(例如:手电筒、路灯、台灯等)
中心投影的特征:
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图3),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
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
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图4),一般情况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
【小技巧】
1)
点光源、物体边缘上的点以及它在影子上的对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其中两个点,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点的位置。
2)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所在的平面与投射面平行,那么中心投影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也是平行的,并且中心投影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
正投影的概念:
当平行光线垂直投影面时叫正投影。
如图所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
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
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正投影的分类:
1)
线段的正投影
分为三种情况.如图所示.
①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1
B
1
,与线段AB的长相等;、
②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
【常考点题型解密】专题35 投影与视图(含解析)-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