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精讲
例题精讲
求三角形的面积是几何题中常见问题之一,可用的方法也比较多,比如面积公式、割补、等积变形、三角函数甚至海伦公式,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在二次函数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求面积的方法——铅垂法.
【问题描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
、
,求△
ABC
的面积.
【分析】
显然对于这样一个位置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并不太好用,割补倒是可以一试,比如这样:
构造矩形
ADEF
,用矩形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面积即可得△
ABC
面积.
这是在“补”,同样可以采用“割”:
此处
AE
+
AF
即为
A
、
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由题意得:
AE
+
BF
=6.
下面求
CD
:
根据
A
、
B
两点坐标求得直线
AB
解析式为:
由点
C
坐标(4,7)可得
D
点横坐标为4,
将4代入直线
AB
解析式得
D
点纵坐标为2,
故
D
点坐标为(4,2),
CD
=5,
.
【方法总结】
作以下定义:
A
、
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水平宽”;
过点
C
作
x
轴的垂线与
AB
交点为
D
,线段
CD
即为
AB
边的“铅垂高”.
如图可得:
【解题步骤】
(1)求
A
、
B
两点水平距离,即水平宽;
(2)过点
C
作
x
轴垂线与
AB
交于点
D
,可得点
D
横坐标同点
C
;
(3)求直线
AB
解析式并代入点
D
横坐标,得点
D
纵坐标;
(4)根据
C
、
D
坐标求得铅垂高;
(5)利用公式求得三角形面积.
例题精讲
例题精讲
【例1】
.如图,抛物线
y
=﹣
x
2
﹣2
x
+3与
x
轴交于
A
(1,0),
B
(﹣3,0)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
.点
P
为抛物线第二象限上一动点,连接
PB
、
PC
、
BC
,求△
PBC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
变式训练
【变1-1】
.如图,已知抛物线
y
=
ax
2
+
bx
+3与
x
轴交于
A
、
B
两点,过点
A
的直线
l
与抛物线交于点
C
,其中
A
点的坐标是(1,0),
C
点坐标是(4,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
AC
的解析式;
(2)若点
E
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直线
AC
的下方,试求△
ACE
的最大面积及
E
点的坐标.
【变1-2】
.如图,直线
y
=﹣
x
+2交
y
轴于点
A
,交
x
轴于点
C
,抛物线
y
=﹣
+
bx
+
c
经过点
A
,点
C
,且交
x
轴于另一点
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直线
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
M
,求四边形
ABCM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M
的坐标.
【例2】.
如图,抛物线
y
=
x
2
+
bx
+
c
与
x
轴交于
A
(﹣1,0),
B
(3,0)两点,过点
A
的直线
l
交抛物线于点
C
(2,
m
),点
P
是线段
AC
上一个动点,过点
P
作
x
【解题大招】专题58 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含解析)-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全国通用)